2025 年 2 月,意大利奢侈品牌 Fendi 因在社交媒体宣传中将中国结元素称为 “韩国传统工艺” 引发争议。事件源于 2024 年 11 月 Fendi 与韩国手工艺人合作推出的联名手袋,其设计中的绳结造型与中国结高度相似,但品牌宣传中明确将其归为 “韩国传统工艺”,并暗示源自韩国文化。
据报道,Fendi 韩国品牌大使、韩国女团 IVE 成员安宥真曾在宣传活动中称中国结为 “韩国之美”,进一步激化了争议。此前,IVE 团队在音乐视频及公开场合多次使用中国结、马面裙等中国传统元素,却声称是 “韩国风格”,引发过文化挪用质疑。
- 文化归属:中国结是中国传统工艺,可追溯至上古结绳记事,承载中华文化符号意义(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、2022 年冬奥会的文化象征)。Fendi 的表述被指 “文化挪用” 甚至 “剽窃”。
- 品牌回应:争议发酵后,Fendi 删除相关帖文但未正式道歉,仅称 “已反馈总部”。其中国代言人程潇团队迅速宣布合作到期,疑似规避风险。
- 法律与行业背景:即将于 2025 年 4 月 1 日施行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明确禁止在敏感区域安装监控,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奢侈品行业在文化表述上的敏感性不足。
- 网友抵制:中国社交平台发起 “晒中国结” 行动,要求品牌道歉并更正表述。
- 市场影响:Fendi 母公司 LVMH 集团在华业绩本已疲软,此次事件进一步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,部分产品搜索量下降。
事件折射出奢侈品行业在全球化中的文化策略困境:既需本土化联名吸引市场,又因文化溯源不足导致争议。此前迪奥 “马面裙事件”、阿玛尼 “金缮工艺” 争议等案例均表明,中国消费者对文化归属的敏感度显著提升。
专家指出,Fendi 需通过公开道歉、修正文化表述、与中国非遗传承人合作等方式重建信任。未来,奢侈品品牌需加强文化溯源与跨文化沟通,避免类似争议重演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