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危房重建项目发证
发布时间:2025-03-23 10:38:54来源:
2025年3月,苏州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危房重建项目——张家港市西墩新村21幢的居民成功领取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,标志着这一历时多年的危房改造项目圆满收官。这是苏州首个由产权人自筹资金进行恢复性重建的自主更新项目,为老旧小区危房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。
---
### 一、项目背景与概况
1. **危房鉴定与改造需求**
西墩新村21幢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,为二层砌体结构,建筑面积约487.4平方米。由于年久失修,房屋出现裂缝、三线混乱、积尘严重等问题,2022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(整栋危房)。简单的修葺已无法根治问题,唯有拆除重建才能彻底解决安全隐患。
2. **居民共识与自筹资金**
在张家港市住建局、后塍街道及社区党委的推动下,8户居民达成共识,共同出资实施原地恢复性重建。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的改造方式,开创了居民自我驱动改造为主、政府政策激励为辅的新模式。
---
### 二、项目实施过程
1. **政策支持与流程创新**
项目在立项、审批、建设等环节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。例如,在规划审批阶段,相关部门创新性地解决了“自然人无法立项”“消防图审”等技术难题,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。
2. **资金筹措与成本分担**
居民按照每平方米一定标准自筹资金,政府则提供部分补贴和配套支持。这种“业主出一点、政府出一点”的模式,既减轻了财政压力,也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。
3. **设计与施工优化**
重建后的房屋在安全性、功能性上得到全面提升,同时兼顾了居民的实际需求。例如,优化了户型设计,改善了采光和通风条件,提升了居住舒适度。
---
### 三、项目意义与经验
1. **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新思路**
西墩新村21幢项目是苏州首例由产权人自筹资金进行危房翻建的案例,为老旧小区改造探索了一条“第三条道路”,即居民自我驱动改造为主、政府政策激励为辅的模式。
2. **多方合力推动改造**
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、社区和居民的协同合作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审批便利,社区搭建沟通平台,居民则积极参与决策和实施,形成了多方合力的良好局面。
3. **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**
尽管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(如居民数量较少、改造意愿统一),但其经验仍可为其他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借鉴。例如,通过政策创新、流程优化和资金共担机制,推动更多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。
---
### 四、总结
西墩新村21幢项目的成功,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安全隐患,也为苏州乃至全国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未来,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,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居民参与和政策创新,真正实现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目标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