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第一批 60 后陆续退休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进入老年大学学习,全国老年大学的入学人数已突破千万2。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分析:
- 时代背景1:60 后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巨变,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。退休后,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方式,同时也担心跟不上新事物的发展,希望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,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。
- 实现自我价值4:对于很多 60 后而言,进入老年大学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。他们不再是过去的 “待业老人”,而是活力四射的 “学习者”,在老年大学里,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二春,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热爱。
- 丰富社交生活1:许多老人觉得居家生活很无聊,子女忙工作,老同事渐行渐远,他们渴望一个沟通和交朋友的渠道,而老年大学刚好为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老人提供了一个聚集的平台,有效缓解因退休带来的孤独感、失落感等心理问题。
- 课程设置多样2: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,涵盖了文学、历史、艺术、健康等多个领域,既包括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舞蹈等传统文化课程,也有计算机、智能手机使用等现代科技课程,还有旅游英语等实用课程,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。
- 对老年人自身2:老年教育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通过学习,老年人能够保持思维的活跃,提升生活质量,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了贡献。
- 对家庭1:许多老人的家庭也十分支持他们上老年大学,老人们的学习热情也能影响晚辈的学习态度,还能减少许多家庭矛盾。
- 对社会7: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,老年大学在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越发凸显,也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尊重。同时,老年大学的火爆也反映出老年教育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,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如教育、文化、旅游等产业,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。
-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:2024 年开始,养老机构、教育培训机构、社区等纷纷下场开办老年大学,老年大学掀起 “扩招潮”。国家老年大学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 1000 万,专职教师 1.9 万人,兼职教师 10.1 万人。
- 课程内容快速扩张1:近几年老年大学学校课程内容处于快速扩张阶段,同时也积极听取老人的意见开设新课程,从实用性角度出发,教授更贴合老年人生活的知识和技能。
- 办学主体呈多元化1:公办老年大学依然是老年大学的主力,但近两年,市场上也涌现出各种形式的老年大学,运营民间老年大学的主力军包括养老机构、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社区街道等。
不过,老年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,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,部分偏远地区老年人难以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;个别民办老年大学存在经营乱象,如刻意引导老人为其他高利润项目付费等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