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“零添加”等用语
发布时间:2025-03-27 10:05:43来源:
### **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:全面规范食品标签,禁止误导性“零添加”等用语**
近日,**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市场监管总局**联合发布**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**,对食品添加剂、标签标识、产品标准等作出更严格规定。其中明确规定,**食品标签不得使用“零添加”“不含防腐剂”等误导性声称**,除非能提供科学依据并获得批准。
---
## **一、重点新规解读**
### **1. 严格限制“零添加”“无添加”等误导性标注**
- **禁止滥用“零添加”**:除非企业能提供科学证明(如确实未使用任何添加剂),否则不得标注“零添加”“无防腐剂”等字样。
- **规范“非转基因”标注**:只有通过国家认证的非转基因原料才能标注“非转基因”,否则视为虚假宣传。
- **禁用“纯天然”“无污染”等模糊表述**:除非能提供权威认证(如有机食品认证),否则不得使用类似宣传语。
### **2. 食品添加剂管理更严格**
- **新增3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**,并严格规定使用范围和限量。
- **禁止二氧化钛(E171)用于糖果、巧克力等儿童食品**,因其潜在健康风险。
- **赤藓糖醇、甜菊糖苷等代糖**的使用量进一步明确,防止超标滥用。
### **3. 强制高糖、高盐食品标注“红绿灯”警示**
- **含糖量≥15g/100g** 或 **盐(钠)含量≥600mg/100g** 的食品,需在包装正面使用**红色警示标识**。
- 鼓励标注“每日建议摄入量”,帮助消费者合理选择。
### **4. 预制菜、植物基食品(人造肉)首次纳入国标**
- **预制菜**必须标注“即食”“加热后食用”等加工方式,并明确储存条件(如“0-4℃冷藏”)。
- **植物基肉制品**(如素肉、人造肉)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2%,且不得虚假标注“零胆固醇”。
### **5. 强化网络外卖、冷链食品监管**
- **外卖食品必须使用一次性封签**,确保配送过程不被篡改或污染。
- **冷链食品需全程温度监控**,数据保存至少2年,防止变质风险。
---
## **二、新规实施时间**
- **2024年9月1日**:30项标准生效(主要涉及添加剂、微生物检验等)。
- **2025年1月1日**:剩余20项标准实施(包括标签标识、预制菜等)。
- **违规处罚**:企业若虚假标注或超标使用添加剂,最高可罚款10万元,并责令召回问题产品。
---
## **三、对消费者和行业的影响**
✅ **消费者受益**:
- 食品标签更透明,减少误导性宣传。
- 高糖、高盐食品警示标识帮助做出健康选择。
- 预制菜、外卖食品安全性提升。
⚠️ **企业需调整**:
- 修改不符合新规的包装和广告用语。
- 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,确保合规。
- 优化冷链、外卖配送流程,满足新标准要求。
---
## **四、总结**
此次新国标发布,旨在**打击虚假宣传、规范食品标签、保障消费者知情权**。未来,“零添加”“纯天然”等模糊表述将逐步退出市场,食品行业将更透明、更安全。消费者在选购时,可重点关注**生产日期、成分表、营养标签**,避免被误导。
如需具体标准文件或企业合规建议,可登录**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**查询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